普兰铁路,这么浩大的工程,怎么就成为了其中的一根线而已了呢?

    张玉干拿着激光笔,在地图的一个区域画了个圈。

    他很认真的说道:这个任务中最重要的目的,则是事关华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听了这话,苏锐的表情瞬间就凝重了起来。

    他盯着地图上被张玉干圈出来的区域,说道:我想,我大概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张玉干详细的解释了一番:华夏人口众多,不可能让粮食完依靠进口,那样会受制于人,必须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能够有一丁点的退让,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十八亿亩耕地之中,有足足五亿亩,都是种植的玉米。

    苏锐点了点头:我明白,现在玉米基本上都是用作饲料了,而且产量真的不算高。

    张玉干点了点头:所以,如果能把这五亿亩玉米种植换成谷物的话,可能华夏就可以彻底摆脱粮食进口了,当然,像棉花和大豆等高度依赖进口的作物也可以试着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否则,稍稍打一场贸易战,都有可能让我们受损极大。

    苏锐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怪不得首长们一直慎重的等到了现在,的确,这个任务的难度实在太大,关联性又太高,一旦完不成,那么对整个华夏接下来十年的走势都会形成重要影响。

    蝴蝶的翅膀尚可引起一场飓风,更何况这是五亿亩耕地呢?

    苏锐盯着地图,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所以,首长,你刚刚圈出来的这块地……是多大?

    正好……五亿亩。张玉干微笑着答道。

    苏锐倒吸了一口冷气,不禁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手臂上的鸡皮疙瘩都冒了起来。

    随后,一股热流开始在他的胸腔之中涌动着。

    是的,治国理政永远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国家的领导人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就像此时的任务,常人或许根本想不到这样的角度。

    我们国家和普勒尼亚是好兄弟……至少表面上看起来还是这样。张玉干说道,我刚刚圈出的那块地,正好是五亿亩,而且,这是五亿亩极其适合耕种的……荒地!

    苏锐感慨了一句:那边人真是守着宝贝不知道珍惜啊,但是,这又怎么能完盘活普兰铁路呢?

    你看这里。张玉干指着地图上的另外一个角:这里基本上就到达普兰铁路的终点了,而在今年的十月份,巴托梅乌港将在这里落成,吞吐量将媲美南非的纳塔尔港。

    苏锐的眼睛里面骤然闪过了一道亮光:这港口是……华夏援建的?

    不,确切的说,不是援建。张玉干这一次换了个语气:为了避免重蹈普兰铁路的覆辙,这一次,表面上看起来是无息贷款援建,但实际上,是华资控制。

    苏锐倒吸了一口冷气,再度感慨高层的远见卓识。

    不是要穿针引线吗?

    这样的话……铁路、港口、五亿亩耕地,这针和线不就连起来了吗?

    普兰铁路当初之所以衰落,运力大减,和南非的解放有着极大的关系,港口和公路运输战胜了铁路,但是,当巴托梅乌港落成之后,一切就都变得不一样了。成家路补充道:整个非洲东部的格局,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