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张海川靠在沙发上,打开手机浏览着网上对《暗夜追踪》的评价。

    “刚看完《暗夜追踪》,剧组演技都很出彩,特别是那个反派,简直神了!那种阴郁疯狂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强烈推荐!”

    “何导的新片果然没让人失望,剧情紧凑,演技在线。特别要说的是张海川的表现,这还是他的银幕处女作,竟然能把反派演得如此入木三分,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本来女朋友想看《镜中人踪》,被我强行拉去看了《暗夜追踪》。看完她说值了,就是晚上可能要做噩梦了,哈哈!”

    粉丝群里也炸开了锅,消息刷得飞快。

    “谁说川哥演警察的?出来挨打!害我准备了一肚子夸奖的话!”

    “呜呜呜,我的男神怎么演了个杀人犯,我现在都不敢看他的照片了!那个杀人的眼神,太可怕了!”

    “别说了,我现在看到川哥的笑容都觉得背后发凉。不过不得不说,演技真的绝了!”

    张海川看着这些评论,心中暗暗得意。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个角色虽然是反派,但却给了他充分发挥的空间。

    第二天一早,收视率数据出炉。《暗夜追踪》直接冲上8.5分,评论区里好评如潮。反观同期上映的《镜中人踪》,即便有资方控评,评分也跌到了7.2,差距一目了然。

    各大媒体的报道接踵而至:

    “《暗夜追踪》首映口碑爆棚”

    “新人演员张海川演技获赞”

    “《暗夜追踪》加场,《镜中人踪》败退”

    “反派也能成就演技巅峰,张海川演绎另类精彩”

    看着这些新闻标题,张海川的心情越发愉悦。他走到书房,仔细整理着量子神经芯片的制造图文件。这些文件凝聚着他多年的心血,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注解。

    他将文件装进档案袋,填好个人信息和电话号码。匿名捐献?那是不可能的。这可是足以改变时代的科技,献给国家是应该的,但名气也得捞一把。

    在权衡再三后,他选择了海城理工大学研究所作为投递对象。这所大学的生物科技研究实力雄厚,而且与军方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正准备叫快递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秦银凤。

    “海川,品牌方在催代言的事。”秦银凤的声音透着些许疲惫,“我现在在龙城,暂时回不来,你自己看着选吧。之前筛选的那些都是根据你的形象挑的,放心选就是。广告拍摄的事让小莲负责就行。”

    “好的秦姐,您先忙。”

    挂了电话,张海川从抽屉里拿出之前的代言文件。他给母亲打了个电话,细细询问着之前带回家的那些产品试用感受。

    “妈,上次带回家的那些产品用得怎么样?”

    “榨菜味道不错?电动车续航也好?嗯,知道了,您骑车慢点,记得戴头盔。”

    一边通话,一边在合同上标注要点。母亲说好的打勾,说不好的直接扔进垃圾桶。这些都是些接地气的产品,虽然不够高端,但胜在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