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将新买的地重新规划投资建成独门独户的小宅子。这些宅子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确保以后能满足各种客户。她还建了几间商铺,以后皇家学院建成。朝中大臣将孩子送来读书上学,也是要买日常所需的用品的。这些商铺到时候也可以出租,甚至比宅院租的更贵。等尔雅忙完这些,已经临近中秋了!尔雅与郭夫人约着一起买些中秋节礼送亲朋好友。此时距离郭夫人与何大人闹和离还不到一个月。可这次上街她已经完全没了上次在尔雅面前对何大人破口大骂的样子。尔雅看到一块上好的徽砚,想着给二爷爷买一块和中秋节礼一起送到章阳县。郭夫人看到后觉得这次店家进的徽砚不错,也跟着买了一块。郭夫人有两儿一女,尔雅记得她说过她两个儿子都爱端砚,只有何大人才喜爱徽砚。再加上这次见面没听到她骂何大人,想来两人已经彻底和好。至于上次说的什么和离的话,那纯属气话,现在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她再次庆幸还好上次两人闹别扭,她没跟着说些支持两人和离的话。更没说何大人的坏话,也没瞎出什么馊主意。否则人家两个吵完闹完又和好了,自己跟着说了不妥的话岂不是枉做小人。尔雅还记得前世在现代时她的两个生物学上的父母就经常吵架说什么离婚的话。当时她们家邻居大婶是个热情的,一开始看到两人吵架还热心上来劝和。尔雅那个生物学上的母亲每次都在邻居大婶面前抱怨丈夫好吃懒做,家暴脾气坏。听的邻居大婶义愤填膺,多次劝她离婚。结果呢,她那对父母转头和好了。尔雅亲耳听着她那个母亲把邻居大婶劝她的话当笑话学给她的人渣父亲听。两人边说还边嘲讽邻居大婶心理扭曲表态。他们只是吵个架她居然就劝离婚,心急指不定打的什么坏主意。尔雅那个人渣父亲还幻想邻居大婶可能是看上他了,所以才故意劝两人离婚。尔雅母亲对此深以为然,真的就认为邻居大婶是在勾引她的丈夫。当时尔雅年纪小,但听完两人对话的那种恶心感她至今都记得。也是因为这件事尔雅心中暗暗发誓,以后绝不掺和别人夫妻间的事。别说什么出轨吵架了,就是家暴她都不劝的。因为尔雅深信,懂得自救的人不用别人劝,她也会拼尽一切救自己出火坑。而沉醉其中,陷在烂泥里不想出来的人别人就是磨破嘴皮子,她也会给自己洗脑,劝她的人心理扭曲,不是好人。眼下看到郭夫人与何大人这么快和好,尔雅更加坚定了这个认知。还好这次她没跟着瞎起哄,否则亲家都要处不下去了。尔雅与郭夫人一起置办了不少中秋节礼,古人讲究礼尚往来。甭管什么关系,只要你还想跟人处,逢年过节就要送礼。那些关系不是很亲近的,只需送寻常礼物的,尔雅就交给王婶去置办了。她此次出来只给远在章阳县的爹娘以及石头,还有二爷爷二奶奶,以及文何两家亲自选了节礼。尔雅为林氏选了一套金首饰,为宋老三买了京城的茶叶酒水还有几件她亲手做的衣裳。给石头的是文房四宝还有几张她在京城新得到的菜品方子。石头开酒楼,自然菜系越多越好。今年年初石头在二爷爷和二奶奶的张罗下新娶了一个媳妇孙氏。林氏来信说石头的孙氏相貌秀丽,人也爽利,十分能干。跟着石头一起打理酒楼,不怕苦不怕累,情商很高。她一开始不识得几个字,也不会算账,就跟着店中的伙计一起端菜扫地,招呼客人。见人三分笑,说话做事都让人很舒服,所以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石头渐渐教会她识字算账,如今也能像模像样的跟着账房先生算账了。因为她的帮助,石头已经起了开分店的心思。不过还没等石头付出行动孙氏就有孕了。林氏对比高兴的不得了,尔雅也十分开心,一早就想好了趁着送中秋节礼给孙氏送些东西。除了绸缎衣裳外,她也给孙氏置办了一支金簪和一对金耳环,外加一个小金锁,是给他们未出生的孩子的。她还做了很多小衣裳,不过林氏提过孙氏想要点卫辞儿时的小衣裳给她的孩子穿。古人迷信,因为卫辞是状元,大家就会觉得他是文曲星下凡,穿他穿过的衣裳也能沾上文气。别说孙氏了,尔雅在京中也常有夫人向她要卫辞儿时的小衣裳。可惜尔雅根本就没留过这种东西,卫辞儿时的衣服通过几次搬家她早就丢完了。尔雅只能把卫辞留在家里的旧衣裳剪了改成小衣裳送到宋家。除了给孙氏的节礼,尔雅也没忘了春生。虽说尔雅不喜欢他娘,但大人的恩怨不掺和小孩子。唯独宋荷,尔雅自从来到京城后,没有再给她送过任何东西。就是她出嫁尔雅也随意送了点东西打发了。既然人家不认她是姑姑,她也绝不会热脸贴冷屁股。除此之外她在青州结识的顾娘子,杨娘子,还有荣家人也年年都在联系往来。卫辞的启蒙先生郑夫子,以及他在江南时结识的同窗,还有他翰林院的同僚也都要送。自从何琇莹管家后,尔雅已经许久没过问过这些琐事,如今何琇莹走了,她只能亲自上。尔雅粗粗算了一下,过一个中秋节不算宋家人,光送礼她就花了几百两银子。要算上宋家,一千两都打不住,不说那些名贵的丝绸以及人参燕窝之类的药材。几支金簪和金锁都大几百两了,还好现在她能挣钱了,否则过个节都能破产。此时尔雅心中还有些可耻的庆幸,还好卫家这边亲戚不多。只送青鸾青凤外加一个周家即可,而且送的东西也都不贵。这些人都搞定后,尔雅发愁的就只剩一家了,那就是金陵赵家。